2025公共基礎知識——古代天文學家
2025年事業單位考試陸續啟動中,各位學員在積極備考。對于人文歷史的部分學習過程中,會有一些困惑。雖然,大多數學員在小學、初中、高中系統學過很多人文歷史知識,但是進入大學,尤其是畢業后,學習比較少,很多都遺忘了。因此,很多學員在備考人文歷史往往是一知半解;導致做題時,正確率起伏比較大,而且花費時間過長。針對這樣的問題,中公小編以中國歷史上的天文學家為例,系統梳理事業考試中經常的考點和要點,助力各位學員備考。
一、甘德:戰國時期天文學家。成就:木衛三最早的發現者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的制作者;著《天文星占》8卷、《歲星經》。
二、?石申?:戰國時期天文學家。成就:系統觀測水、金、火、木、土五大行星,發現它們的運行規律。著《天文》。《天文》與甘德的《天文星占》,合稱《甘石星經》,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天文學著作。
三、落下閎:西漢天文學家。成就:提出渾天說,發明“通其率”算法;創制《太初歷》,是中國第一部完整的有文字記載的立法。
四、張衡:東漢天文學家。成就:發明渾天儀和地動儀;地動儀是世界上第一臺測定地震方位的儀器;最早對科學解釋月食成因的人;著《靈憲》。
五、祖沖之:南北朝天文學家。成就:編制《大明歷》,最早將歲差引進歷法。
六、僧一行:唐朝天文學家。成就:世界上第一次發現恒星位置變化的情況;制造了“水運渾天銅儀”;制定《大衍歷》;最早測出地球子午線一度的長度。
七、蘇頌:北宋天文學家。成就:制造水運儀象臺,是中國古代第一架天象儀。
八、郭守敬:元代天文學家。成就:制定《授時歷》;制作簡儀和圭表。
九、?徐光啟?:明朝天文學家。成就:修訂歷法,編譯了《崇歷書》。
例:下列關于中國古代天文成就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 僧一行發明了用于測定地震儀器的地動儀
B.徐光啟最早對月食成因做出科學解釋的人
C.郭守敬制作了簡儀和圭表
D.張衡主持編制了《授時歷》
答案:C。解析:東漢時期,張衡制作了地動儀,是世界上第一臺測定地震方位的儀器;選項A錯誤;張衡最早科學解釋月食成因的人,選項B錯誤;元代郭守敬制作了簡儀和圭表,選項C說法正確;郭守敬主持編制了《授時歷》,選項D說法錯誤;因此本題答案選C。
(責任編輯:李明)
- 2025安徽滁州市天長市事業單位招聘專業測試及最終成績通知
- 2025福建南平市建甌市事業單位招聘筆試成績加分有關事項公告
- 2024貴州黔東南州凱里市事業單位急需緊缺人才引進擬聘用人員名單公示(第六批)
- 2025甘肅平涼市市直事業單位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引進筆試成績公告
- 2025貴州省財政廳招聘廳屬事業單位人員筆試成績及資格復審有關事項公告
- 2025福建南平市屬事業單位招聘筆試成績加分有關事項公告
- 2025湖南懷化市靖州縣招聘事業單位人員筆試成績公示
- 2025貴州畢節市金沙縣面向機關(參公)單位、事業單位在編人員考調高中教師面試成績\\總成績及體檢公告
- 2025湖南邵陽市隆回縣縣直事業單位人才引進入圍體檢人員名單及面試成績
- 2025廣東汕頭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下屬事業單位集中招聘高校畢業生參加面試人員名單及面試有關事項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