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公共基礎知識科技考點——詩句中的物態變化
一、知識介紹:
我國古詩內涵豐富,在具有高度的文學價值的同時,其中的意象描寫中也包含著許多有趣的科學變化。而在部分題目中,經常將大家所熟知的的名言言語、古文詩句等作為題干背景,讓大家用科學的的角度去分析其背后所蘊藏的物理現象是什么。
如晚唐詩人杜牧在詩作在《山行》所寫的“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從文意看來是描寫這楓林晚景使得他驚喜之情難以抑制,忍不住停下車來駐足觀看。一片深秋楓林美景通過詩人的描寫生動的展現在大家面前。在夕暉映照之下,楓葉流丹,層林如染,這景象甚至比江南二月的春花還要火紅艷麗!而從物態變化的角度來看看,這句詩中也包含了其中“霜葉紅于二月花”中“霜”的出現,其實是空氣中的水蒸氣由氣態遇冷直接凝華成了固態的小冰晶,是散熱的過程。
而白居易在《放言五首·其一》中所寫的“草螢有耀終非火,荷露雖團豈是珠”,從文意來看是草叢間的螢蟲雖然會閃光卻終究不是火;荷葉上的露水雖然晶瑩圓潤卻也不是珍珠。但是,它們卻以閃光、晶瑩的外觀展示,人們又往往為假象所蒙蔽。這句詩告誡人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但是從科學上看,晶瑩剔透的露珠是由于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了小水珠,在加上荷葉表面有一層疏水層,故使得這里的露珠顯得格外圓潤。故該詩句體現的是液化現象。
應對這一類型的題目,需要大家加強積累。其次,要充分理解各種物態變化,加強對知識準確運用的能力。
例題展示:
下列詩句描繪的自然景象屬于凝固現象的是:
A. 雪消門外千山綠,花發江邊二月晴
B. 秋荷一滴露,清夜墜玄天
C. 瀚海闌千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D.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物態變化。A 項,“雪消門外千山綠,花發江邊二月 晴”描寫了冰雪消融的景象,屬于融化現象。A 項錯誤,不選。B 項,“秋荷一滴露,清夜墜玄天”描寫了露珠的形成,屬于液化現象。B 項錯誤,不選。C 項,“瀚海闌干百丈 冰,愁云慘淡萬里凝”描寫了結冰百丈的景象,屬于凝固現象。C 項正確,當選。D 項,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描寫了葉上結霜的景象,屬于凝華現象。D 項錯 誤,不選。故本題答案為 C。
(責任編輯:李明)
- 2025廣東省事業單位集中招聘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擬聘用人員公示(第二批)
- 2025上半年四川涼山州鹽源縣考核招聘教育專業技術人員第一次遞補人員公告
- 2025山東省事業單位就業援青崗位面向海北州籍高校畢業生招聘面試及總成績和體檢政審公告
- 2025浙江臺州市椒江區事業單位招聘擬聘用人員公示(第二批)
- 2025上半年浙江溫州市市級事業單位招聘擬聘用人員公示(四)
- 2025江蘇省省屬事業單位統一招聘擬聘用人員公示第四批
- 2025浙江溫州市市級事業單位招聘幼兒教師擬聘用人員公示
- 2025廣東清遠市英德市醫療衛生機構招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擬聘公示
- 2025浙江溫州市瑞安市金融工作服務中心招聘編外用工人員1人公告
- 2025廣東廣州市黃埔區大沙街道招聘編外聘用人員2人公告